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所幸这一切看来应该只是虚惊一场,这可真称得上是柳暗花明啊!
不过这前前后后加起来,都差不多一个月了,与过去相比,其凝聚绿液的时间也着实有些太长了点。
却不知这么长时间凝聚出来的绿液,其功效到底如何?
一念及此,韩立立即迫不及待的返回到密室之中,一口气开启了所有禁制,随后手掌一挥,取出了那枚玉牌,打开了通往秘境的通道。
秘境之内,一切如故。
那朵大如荷叶的紫色诞魂花,依旧孤零零地立在原地,只是洛蒙的遗骨,已经被韩立掩埋在了木屋旁,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坟茔。
韩立来到紫色大花前,没有迟疑,直接打开掌天小瓶的瓶盖,将那滴绿液朝着花心倾倒了下去。
他的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那滴绿液顺着诞魂花的花蕊缓缓渗入后,心情却变得有些忐忑起来。
这种感觉,倒有些类似他当年最初得知绿液功效,进行第一次试验时的心情,颇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期待之感。
一日一夜的等待之后,韩立一大早,就再次进入了秘境之内,来到了那朵紫色大花前。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仅仅过去一天时间而已,那朵诞魂花就已经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变化。
其所有花瓣之上,已经多出了一道细若游丝的金色丝线,沿着花瓣的边缘盘了一圈,看起来就仿佛在花瓣周围,绣了一圈纤细的金边一样。
按照之前洛蒙留下的玉简中所述,花瓣上生出一道金纹,是在年份达到万年以后,才会出现的景象。
这朵诞魂花原本就已经有八千年了,这么一算的话,那一滴绿液的催熟功效,至少也应该有两千年。
得出这个结论的韩立,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之色。
虽然从目前看来,来到仙界以后绿液的收集变得极其缓慢,可这一滴的功效,却是之前在灵寰界时的数十倍。
接下来,他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确认掌天瓶的确是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凝聚出一滴绿液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彻底放了下来。
同时,他也没有松懈对地祇化身的炼制之法的研究,时不时就会将那颗雕像头颅取出来,仔细参详一二。
眨眼之间,又过去了三个月。
在此期间,韩立几乎每天都会在心中,推演一遍地祇化身的详细炼制步骤。
如今的他,几乎已经将炼制之法彻底摸清,相信只要等诞魂花成熟,炼制材料收集完备之后,就一定能够一举炼制出地祇化身。
而在小瓶绿液的催熟下,诞魂花的所有花瓣上,也生出了第二道金色细纹。
根据韩立的估算,在仙界需要耗时一月,才能凝结出的这一滴绿液,较为准确的催熟功效应当在三千年左右。
按照这样的效果推算话,只要一切顺利,再过差不多三四年时间,他就能得到一株十万年以上的诞魂花了。
………………
看到很多章节末尾“说说”
里的留言和吐槽,非常的精彩。
大家多多在章节末尾“说说”
里面进行留言,有精彩的梗,精彩的段子忘语会改编成以书友为原型的漫画,收录进忘语微信公众号(忘语,wang__yu____)发表让很多的书友看到。
有幸被改编成漫画的读者可以联系书评区版主,留下联系方式可以获得忘语的周边产品,比如:凡人棒球帽、玄门体恤。
每天都会有哦
一次舍身救人,让林墨获得了透视以及一门神奇的功法,为帮神仙姐姐重塑肉身,为保护身边人,为寻到亲身父母,他踏上了一条又热血又香艳的修真之路。性感丰满的美女老师梦幻般的神仙姐姐如同仙女的校花二次元甜美萝莉娇嫩警花清纯护士女汉子暗影组队长。美女应有尽有,光看都已经血液沸腾,若是用了透视!...
主要人物夏云熙,傅少弦夏云熙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会丢了傅少弦。她本是夏家最受宠的三小姐,一夕巨变,被逼远走他乡。三年后,她携子归来,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傅家三少,而她早已不是千金小姐。本以为他们再无机会,他却依然对她如初!新婚之夜,他冷冰冰的掐着她的下巴说,云熙,我们离婚!...
老公,我腿酸了。下一秒,某女就趴在了他的背上。老公,我饿了。几分钟,最爱的菜品摆满了桌子。老公,今晚我要一个人睡。良久沉默,他转身离开。可是,为什么卧房的门没有锁?为什么半夜会有恐怖的声响?老公,我害怕,快点儿回来护妻。冷少伸出手臂,揽着她到怀里,嘴角一抹得逞的浅笑。一日,记者不要命的问冷少,听说少夫人最初是你的囚宠,真的假的?冷少眯起眼睛,缓缓站起来你怎么不写我是妻奴呢?...
血刀,红色,血红。不仅是柄杀人的魔刀,也是热血义气的象征。我欲得天下,不惜千万人死。欺我兄弟者请做刀下亡魂。披上枭雄的外衣就再难脱下,背后的酸楚几人得尝?谁说枭雄不爱儿女情长却只能目送情人远去,既走,就不要回头。我心只有中原。本书已完稿,请放心收藏,绝不断更。新书需要支持,请大家多多捧场。...
爸,你想不想要那个长腿姐姐的电话?哪个长腿姐姐?就是喷泉旁边那个长得很漂漂的长腿姐姐,我给你要到她电话,你给我买个甜筒怎么样?不待黄国仑答应,他的吃货儿子黄桃已经舔着舌头跑去要人家的电话了。几分钟后,黄国仑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来电,上来就问他请问您是黄桃的父亲吗?您儿子在公园里迷路了...
神仙之说,由来已久。只是鸿蒙不记年,所谓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之说不知距今几时,皆不可考。正史中自上古黄帝始,便有广成子布道,容成公成仙之说。史料中所载黄帝蚩...